您好,欢迎来到重庆大学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资料分享 > 教与学 > 正文

重庆家教:孩子一生的自卑,都是父母逼的

发表日期:2023-3-28 作者:重庆大学家教网 电话:156-9606-3608
家教 重庆 大学生
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人,能够客观评价自己、他人和整个世界。


如此,他不会盲目崇拜,不会过度期待,更不会消极对抗。


什么样的孩子,就算很优秀,未来也会活得很累?


答案一定是,那些骨子里比较自卑孩子。


这群人于工作中,不敢争取本属于自己的机会,特别害怕当众发言;远远看见领导,宁愿绕道走,对长辈、权威有一种敬畏的逃避,永远一堆内心戏的挣扎。


于生活中,小心翼翼,忍气吞声,没有豪情万丈,放肆大笑的畅快之时。


于情感中,从不敢主动示爱,好不容易下定决心,但稍有阻力,便自行放手。


用两个字来形容,就是拧巴。


他们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无谓得精神内耗上,以后的日子怎么可能过得不苦呢!




01

孩子的自卑

大多是父母逼的


为什么要这么说呢?


孩子的自卑,很可能源于父母的自卑。


我一位亲戚,特别爱在饭桌上谈论孩子的成绩。


她本身的学历不太好,可为什么就很喜欢这个话题呢?


因为她女儿的成绩好,考上了市里最好的中学,让她在心理上得到了弥补和满足。


很多时候,你会发现,父母人生中缺了哪一块,就会把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。


不喜欢社交的,会更在意孩子有没有玩得来的朋友。


没上过大学的,会更渴望孩子考上名牌大学。


家庭贫困的,更希望孩子以后能出人头地。


而这份沉重的期盼落在孩子身上,一旦孩子达不到,父母就可能想方设法“控制”孩子,导致孩子有比较大的心理负担。


甚至因为孩子达不到期望,反而打击、挖苦孩子。


比如“你怎么笨手笨脚的。”


“这么简单的题你都不会,人头猪脑!”


“连个招呼都不会打,以后还能干嘛!”


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,就很可能形成自卑人格。


导致孩子长大成人后,在自己的弱势领域缺乏自信(可能是亲密关系、社交情境或工作等领域),你觉得自己不如他人。


对批评或拒绝也特别敏感。做一件具有挑战性的事情让孩子觉得焦虑,或者完全避免挑战,或者在挑战面前表现得差强人意。


所以,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,父母要克服自己内心的一些焦虑和自卑情结。


因为,真的很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。





02

父母对生活的积极解读

是孩子脱离自卑的解药


在《自卑与超越》中,说道:每个人都多多少少有自卑情结,而这个自卑情结怎么对待,怎么处理,使人与人有了不同。


会不会影响一个孩子变得自卑的重要因素,不是他的内在能力,也不是外在的环境。


——而是孩子当时赋予这个经历的意义。


就比如,一个孩子生了重病,虽然有身体缺陷,但他对这件事的态度是:这世界比他悲惨的人多了去了,这又算什么呢,那个人都能做成大成就,我凭什么不能呢!


然后依旧勇敢地面对生活时,哪怕他有着残弱的身躯,但他的心智是健康的。


另一方面,如果一个身体健康的孩子经历了生活的磨难后,对自己的能力形成了错误的认知,觉得:自己干啥啥不行,吃饭第一名。


那么他就不会有健康的心理,对困难异常敏感,把每一个障碍都看作是自己缺乏能力的证明,慢慢变得自卑,恐惧挑战。


所以,自卑情绪可以是个人发展的动力,心有不甘,持续进步。


也可以是个人堕落平庸拒绝成长的借口和托辞。


而从一开始,影响孩子怎么去想的人,基本就是父母。


如果父母本身就是悲观自卑的,那么孩子对过往经历的看法就很可能是悲观的。


而心态健康的父母,就会从正面去引导孩子消化和利用这种自卑情绪。


另外,家长还要做好预防工作,有一些会导致孩子不自信的问题,是可以提前想到的。


比如你的孩子可能长相或者身材,还是其他的一些缺陷比如语言障碍,容易成为被取笑的对象,那么在这一块上,你就要给他绝对的自信,要打心眼里肯定他,接受他。


这会转化为孩子的内在力量,帮助他挡住外面一些不好的言论。


不至于让那些不好的经历,变成一辈子的阴影,走不出来。



03

如何让孩子成为自信的人


每一个人,都是过去的总和。


一个人格健康、自信的孩子,其实就是一个高自我价值感的人。


从最初获得父母的认可和接纳,到自己有客观的自我认知,再到可以坦然接受他人的评价和建议,这个成长过程需要很多年。


一个自我价值感高的人,能够客观评价自己、他人和整个世界。


如此,他不会盲目崇拜,不会过度期待,更不会消极对抗。


 那么我们的父母需要做什么呢?


1、真心接纳和爱你的孩子。


比如我们前面说的身材样貌的问题,如果你的孩子长得有点不符合大众审美。


作为家长,虽然你平时嘴里跟孩子说,你很漂亮,但不是从心理接纳孩子的。


那么孩子是能收到妈妈无意识中传达的信息的:妈妈认为我不够漂亮,我没有周围的小朋友好。


这会导致她胆小,遇事容易退缩,不敢拒绝别人,也不接受漂亮的裙子。


像王菲的孩子,长了兔唇,平时应该收到不少非议,但依旧非常自信。


因为王菲在这件事上的态度是很坚决的:“我就把她当成正常的小孩,我觉得她很美,真的很漂亮,一点都没有问题。她也因此有一个健康的心理。”



所以为人父母,一定要反省自己的做法和行为,重新看待自己的孩子。


真心的去感受孩子的的优点和美好,那么你会慢慢发现孩子变得自信活泼,会主动提出买裙子,开始懂得欣赏自己。


2、善于挖掘一件事当中的积极因素


为人父母,我们一定要学会以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。


对生活充满勇气,而非恐惧。


更不是以受害者的身份生活,而是以创造者的角色呈现自己。


比如现在很多家庭都可能遇到的丧偶式育儿,妈妈总是一个人忙前忙后,一个人带孩子。


你可能总是感到无力,甚至时常抱怨,那么这种处事态度是会传达给你的孩子的。


那么相反,如果你可以用这个经历带来的正面资源:坚强、独立。


放下对另一半的期待,让自我成长,懂得用怎样的方式给孩子安全感。


长此以往,孩子也会被影响,学会在不好的处境中挖掘积极的因素,让自己有力量接受挑战,以平和的态度与这个世界相处。


3、 处理好和孩子的关系


有人说,人的困扰,99%都是人际关系的不自信带来的。


为什么有些人去餐馆点餐,正常应该提供的一些服务,他都要犹豫半天,不太好意思麻烦服务员,总觉得难为情,很怕大庭广众之下,大家都闻声而把目光投向他。


其实这样的人,一定是和父母的关系不好疏远的人。


平时遇事连父母都不想麻烦,何况其他人。


孩子和父母的关系,是孩子和整个世界关系的投射。


如果他和父母的关系是不好的,在和别人的相处中也是不自信的。


甚至带着原生家庭的伤害,伤害身边对他好的人。


如果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比较和谐,相互尊重和欣赏,那么孩子就能够敞开心扉和别人联结。


而非对抗外部世界,隔离和疏远他人。


遇事也能不卑不亢,赢得别人的尊重。



需要提醒一下,孩子在从小跟父母互动的过程当中,他无时无刻都在学习,最开始也是和父母学的待人接物。


比如孩子被你打得在哭,在你打他哭的过程当中,他跟你学会了一件事,就是打人最有效,谁有权利谁就有效。


或者你把他关在门外,你说妈妈不管你了,把门一关,他孤单的在那哭,这时候他又学会了一件事,他说生气的时候人就要翻脸。


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表率,给孩子做出正面的榜样,不要因为自己父母的身份而“以大欺小”。


这样,孩子在社交中才能更从容的做自己。



(图文来自网络,侵权删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