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来到重庆大学家教网![请登录] [免费注册]
 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 资讯 > 资料分享 > 家长课堂 > 正文

重庆家教:儿子北大女儿哈佛,妈妈说:除了这10条家规,我从来不管他们学习!

发表日期:2023-3-28 作者:重庆大学家教网 电话:156-9606-3608
重庆 家教网
听过很多父母抱怨过孩子难带:
管得严格,孩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;下决心施行“放养”,又担心孩子自控力差,走上歪路。
这中间的平衡分寸,的确很难把握。

有位老教师给米蓝打过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:带孩子,就像放风筝,在合理的范围内,给予他足够的自由,但是该有的原则底线,就是父母攥在手里的细线,确保风筝能沿着正确的方向翱翔。

之前看过一对从事考古事业的夫妻的事迹,因为工作很忙,一年到头都在世界各地忙碌,与两个孩子相处时间极少。

但出乎人意料的是,两个孩子在这样“放养”的条件,都成长成了极其优秀的人才:儿子考上了北大,女儿被保送哈佛。

很多人来向他们请教育儿心得:为什么不花什么时间,就能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?

妈妈回答:

“我从来没有管过孩子们的学习,在我看来,这不是什么大事,探索宇宙的神奇,世界的奥妙,才是每一个人应该去追求的。”

“每一个孩子,其实就像一件精美的瓷器,我们作为匠人,在前期打磨他们时,选好完美的模具,适宜的温度,规划好大概的形状,后面就自然水到渠成。”

最后她说,如果要追溯孩子们优秀的源头,大概和她制定的这10条家规有着莫大的关系。


 01 

虽然生活贫困

但绝不抱怨自己生活的环境

今年高考放榜,四川考生孙川登上了微博热搜。

孙川以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,获得县政府5万元奖励。

在收到通知书前几天,孙川还在工地打工,想为家里减轻负担,赚点开学的学费和生活费。

孙川的妈妈接受采访时,一直表示“对孩子亏欠太多”,她说,中考那年,孩子本来考上了名校重点班,但因为家里条件艰苦,他就主动放弃了名额,在当地中学读书。

他的房间里摆满了书籍,桌上还有两摞厚厚的学习资料,每次放假回家,孙川帮父母干完农活之后,就坐在这里努力学习。


房间简陋,但孙川却志向高远。贫困并没有成为他自怨自艾的重担,而是更加激励着他追求心中的梦想。


即使生活在阴霾之地,也绝不停止仰望星空。贫困,会让弱者愈弱,强者更强。

 02 

越是强者

越需要自我反省感悟

《红楼梦》里说得好:“月满则亏,水满则溢”“登高必跌重”,真正强大的人,从来不会因为自己的成就沾沾自喜,也不会因为失败而一蹶不振。

我有一位朋友,孩子出国留学,很有出息,她曾说过,从孩子五岁开始,她都会在睡前告诉孩子:想想今天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?明天要怎么改正?

十几年过去,每天睡前自省已经成为孩子的本能。在博士毕业典礼上,他说,我最感谢的,就是妈妈从小教我养成的好习惯。

海涅说过:“反省是一面镜子,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,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。”学会自省,是孩子们迈向成功的第一级阶梯。


 03 

失败也不气馁

用顽强的挑战精神武装自己

马云曾参加过三次高考,前两次落榜之后,他和表弟去应聘服务员,表弟中选,他却被拒绝,理由是相貌欠佳。

那段时间,马云做过很多不同的工作,但他一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:继续高考,这才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。

为了激励自己好好学习,他每周日特地早起赶一个小时的路,到浙大图书馆学习。

苦心人天不负,马云不气馁不放弃的精神,终于成为他奋斗路上的垫脚石。第三次高考,马云被杭州师范大学录取,传奇人生自此拉开序幕。

马云曾说,“承受度”的不同,造就了每个人的不同人生。他说:“可能你的承受度是2000万,他的承受度是3000万,而我是2个亿。”

没有人的成功是唾手可得的,那些取得胜利的人,都拥有过人的勇气和坚强的一直,才能从风险中一步步汲取养分,开拓出更多的可能。

 04 

通过长途旅行
考验和锻炼自己

米蓝有个朋友,每年都带孩子至少做一次长途旅行,她说,是磨炼孩子的第一步,意志力的锻炼,和他人相处的技巧,在异地生存的勇气和机智,都能通过长途旅行教给孩子。

有一次,朋友带着孩子到国外玩,晚上回去的时候手机没电了,又找不到酒店,大人正干着急,孩子却气定神闲地说,我们跟着头顶的轻轨轨道走就可以了。

大人将信将疑,没想到十分钟之后真的回到了酒店。妈妈问孩子怎么知道的,孩子一脸轻松地说:“我在酒店房间的窗外里看到了轻轨啊,所以跟着那边走就对了。”

如果有条件的话,不妨多带孩子出去游玩,不仅能让他们见识大千世界,开阔视野,对孩子们各方面素质的提升,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呢。

 05 

不亲自教授子女

只监督和考察其学习情况

看过很多父母辅导孩子写作业,被气到住院甚至跳河的新闻。但米蓝认为,“面对面”地辅导孩子做作业,未必对孩子的学习起到正面作用,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,如果长期在爸妈的指导干涉下写作业,不仅孩子会增加对做作业的反感,也不利于健康亲子关系的形成。

与其手把手地教,不如后退一步,让孩子自己做作业,承担后果,家长“隐居幕后",对孩子的学习情况适当做一些建议和提点,这样反而有利于培养孩子学习的自觉主动性。

 06 

培养爱表达、爱探索的习惯

孩子爱问问题,绝对不是坏事。这是孩子探索世界、钻研疑难的第一步。

孩子爱说话,爱表达,是非常难得的品质,说明他们愿意去和身边的人分享交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,脑筋也更灵活、敏捷。


前两天刚看到一个新闻,采访一对高考状元的父母。

有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,妈妈说她在家炒菜的时候,孩子跑来问她问题,她也会先关了煤气,再认真地对着孩子说话,而不是让他一边儿去,或者边炒菜边敷衍孩子。

很多父母抱怨孩子长到青春期之后,就不再愿意和他们交流了。

其实,问题的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,家长忽视了孩子交流的需求,随着孩子逐渐成长,他们的表达之门也就逐渐关闭了。

 07 

让子女自觉培养自立意识

如果孩子在衣来伸手,饭来张口的环境下长大,注定很难有出息。

千万别把“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,其他的交给我们”挂在嘴边。要知道未来的社会拼的不仅仅是学习成绩,内心自立、意志坚韧,才是孩子立足于世,安稳度过人生的基础。

父母和孩子之间,本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,终有一天,他们会脱离我们的庇护,走出自己的天地。我们要确保的,就是能够放心地把他交给以后的岁月。

 08 

通过阅读

弥补在学校无法学到的知识

尹建莉老师说过:从小的阅读差别,就是孩子将来的“输赢”差别。

小时候不重视阅读的孩子,即使幼儿园、小学时期表现优异,但因为没有储备足够的阅读资源,越到后面,就会越平庸。



家长以身作则,在家里树立起充满书香的氛围,孩子自然而然也能在书本中找到乐趣。不要过分干涉孩子的喜好,“想让孩子接受什么,就去诱惑他,想要他排斥什么,就去强迫他”。


从小在阅读中浸润熏染的孩子,长大了往往都不会差。


 09 

有效管理时间


有很多父母跟米蓝抱怨过,孩子做事磨蹭、不专注,上了小学之后更加明显。


其实,孩子们这个年龄段,表现出分心拖拉是很正常的。


我们可以做的,就是帮助孩子建立管理时间的意识,不要去责骂,这样反而更加激发起孩子的逆反心理。借助一些定时专注软件以及小游戏,让孩子循序渐进尝到高效管理时间的后果,后面孩子自己就能分配好做事的节奏,自然不会再让父母操心了。


 10  

为达到目标

倾注所有精力,不断进取


米蓝家亲戚有个孩子,小时候活泼机灵,手指修长,人人见了都夸是弹钢琴的好材料。


孩子听得多了,就主动跟妈妈说,那我想弹钢琴,妈妈特别高兴,专门找了当地最好的钢琴老师。


学了半年,孩子觉得“没意思”,说什么也不愿意学下去。





老师也跟家长说,孩子是个好苗子,栽培下去会有成就。无奈孩子死活不愿意再学,觉得“太累”“耽误学习”,几番争执之后,家人只好妥协。


过了两三年,孩子看到学校里别的孩子会弹琴有特长,心又痒了,又缠着家人说想再把钢琴捡起来,结果可想而知,丢了这么长时间,再学起来,谈何容易,最后也是不了了之。


现在这个孩子已经念大学了,每次看到电视里弹钢琴的画面,都会埋怨父母:“为什么当初不逼我?”“我小时候不懂事,难道你们大人也不懂事吗?”


这个故事令人唏嘘,也折射出无数家长面临的困境:是鼓励孩子“自主选择”,还是强迫他们坚持到底。

记得以前跟一位导师聊天,他说在面试学生的时候,如果学生有提到练习多年乐器,会留下非常好的印象,因为能坚持练习一样事物很长时间,代表这个人的自控自律能力、应对困难的意志和决心都很强,特别加分。

孩子们普遍年龄小,他们还无法理解,事情的发展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,吃苦耐劳、磨练毅力是人生的必修课,这一课,必须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和不懈引导,才能让他们明白。

如果孩子遇到挫折、灰心丧气,家长只会顺着他们的意思,让他们躲到舒适区,就永远无法磨炼出坚持、勇气和毅力。


(图文来自网络,侵权删)